8/08/2010

冠軍的代價...

1暌違了27年,中華隊拿下IBAF世界青棒冠軍。在賽前不被看好,也沒有台灣媒體到現場採訪的情況下,中華隊的〝意外〞奪冠,被形容是「久旱甘霖」、「國球又見新希望」。連冠軍成員回到家裡,都有媒體到現場採訪,這種陣丈,大概只有當年王建民回國的時候才會看到。

對於尚未走出職棒簽賭陰影,王建民又受傷的情況下,台灣低迷棒球的確需要一個世界冠軍,只是這個期待已久的冠軍,付上的是燃燒年輕球員棒球生命的代價。

能拿到冠軍,除了在複賽避開美、古、韓,對戰總是敗多勝少的三強,郭俊麟、羅國華功不可沒。2人分別在8強及4強戰以170球、132球完投擊敗荷蘭、加拿大,將中華隊帶入冠軍戰。郭俊麟在回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說:「投完170球後,手臂痠了兩天」;羅國華也說:「投完132球後,手也痠了1天多」。攤開這屆賽事的單場投球數榜,郭俊麟的單場170球跟本無人能及,領先第二名的達25球之多,而羅國華的132球,也可以排進前6名。反觀獲得亞軍的澳洲隊,沒有投手單場超過112球。

羅國華與郭俊麟都是現今高中棒壇球速最快的投手之一,羅國華高一就能投到148km/h,郭俊麟在年初的大通杯也飆出一樣的球速。他們的身高都不高,能產生這樣的球速是靠著身體的協調性跟快速的揮臂,這也讓他們處於受傷的高危險群。

2一個青棒世界冠軍的確能的振奮台灣低迷的棒球氣氛,但只是短暫的,幾個月,甚至幾星期過後,大家就逐漸淡忘這則新聞。一個王建民,不但能給台灣的棒球,長期的注入一股新生命,還能提升國際形象。前幾年王建民還健康的時候,大家已經很習慣每5天一早打開電視,從起床、吃早餐到公司學校,一路追蹤戰況,隔天一早再趕快衝去便利商店搶全版彩頁的報紙。後來王建民受傷,很多人發現休閒頓失重心,開始懷念他在投手丘的日子。這種影響力在海外也是一樣的,每當先發日一到,洋基球場外圍頓時變成「小台灣」。賽前走進球場旁邊的麥當勞,裡面常常坐了滿滿的東方臉孔,差點誤以為這裡就是台灣。更不用說王建民讓多少〝Taiwan〞跟〝Thailand〞傻傻分不清楚的美國人真正認識了這塊土地。這些「王建民現象」,不是郭泓志能取代的,雖然郭在中繼投手這個位子上的表現,可能比王建民還出色。但是他出場頻率不規律,上場時間也短,會天天守在電腦電視前等他的人不多,去現場看的人也少。

前陣子剛好有機會三級棒球的教練聊天,有點訝異的是在這個保護投手意識逐漸高漲的年代,堅持投球數局數一到就換投的教練實在少之又少。在尚未健全的學生棒球投球局數限制下,對於王牌投手,還是〝沒有明天〞的使用。為了就是要拿到全國冠軍,成為明星教練,然後帶國家隊出國比賽。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聞,很久以前民生報整理了棒球紀錄,發現青棒有很多特殊紀錄是職棒也難以超越的:曹錦輝2天內連續投15局、姜建銘4天內連投27局,6場比賽投36.1局,2個月內投89局、黃佳安7場比賽投35局……

只是,真的拿到冠軍就功成名就了嗎?提到葉志仙教練,很少人會先想到他是杜哈亞運的金牌教練,直接想到的是他在國際賽裡過渡使用陳鏞基跟增菘瑋,開啟了2人一連串被職業球隊釋出的命運。前者是生涯飽受傷痛困擾,大聯盟之夢越來越遠,後者找不回往日身手,球速下降。儘管鏞基說他一點也不後悔打國家隊,菘瑋也說投球的問題跟國際賽沒有關係,但還是難以洗刷葉教練在球迷心中的印象。

過去,在爭取青棒全國冠軍、世界冠軍的路上,過量的投球不知道造成多少無法回復的運動傷害,讓這些成名已早,未來有潛力成為下一個台灣之光的投手們,一個一個倒下。旅外風潮開始10年以來,多少進攻棒球最高殿堂的台灣投手,才剛登陸就死在沙灘上。在抬面上活躍的先發投手,反而是那些高中時代默默無聞、因傷投球數不多,或是後來才由野手改練的球員。

郭泓志今年亮眼的表現,反而突顯了這個事實。翻開大聯盟各隊的投手數據,很難在牛棚裡找到防禦率不到1的投手。因為這麼優的投手,早就被拉去當先發了,擺在中繼用是很奢侈的。但小小郭只能在牛棚裡,繼續把他的防禦率推向更變態的境界,原因大家都很清楚,他不是沒有當先發投手的實力。

1郭俊麟今年高中畢業,但是羅國華還要在高中棒球打滾一年。不光是在中華隊,羅國華在三信家商就被操得很兇了。這間學校去年的應屆畢業生,羅華韋在大一這年進了手術房,王躍霖則是在高三的玉山杯腰部不適還要上場硬撐,結果一場他跟張耿豪的冠軍賽對決早早就分出勝負,後來打亞青沒有一場投超過2局,當然還有其他未出國的三信校友後來也飽受傷痛困擾。學長畢業了,投球的重擔就落到羅國華身上。今年大通杯他3天丟了270球,其中有連續24局隊上其他投手是坐在板凳看他一個人投。未來一年,不敢想像還有什麼恐怖的事會發生。

台灣低迷的國球需要更多的王建民,而不是青棒冠軍,如果這兩者之間是互相抵觸的話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