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運棒球就在連續慘敗給韓國隊中劃下句點。球評專家一致認為「技不如人」是無法衛冕金牌的主因。然而,中華隊派出去的,其實非最佳陣容。
日本職棒水準在我們之上,因此能徵召到日本職棒一軍的選手對國家隊戰力有加分作用。但是這次亞運棒球從八月初公布觀察名單,經正式名單出爐,到幾次的陣前換將,一軍球員接二連三遭到剔除,最後真正代表國家出征的,反而是那些今年多半在二軍渡過的球員。根據「國家體育競技代表隊服補充兵役辦法」,只要「入選」亞運,就可以取得補充兵役資格,只要服12天的補充兵役即可解決兵役問題。很「巧」的是,這些被剔除的一軍球員,過去為國征戰無數,早已經沒有兵役問題,而留在名單裡還在農場培養的日職球員,通通都有兵役問題。
也就是說,在解決球員的兵役問題同時,也犧牲掉了中華隊的「戰力」。然而亞運在「棒球振興計畫」裡不是屬「第1級」國際賽事嗎?按照規定不是應該「以最堅強國家隊陣容參賽嗎」?
目前適用補充兵役辦法的國際比賽有奧運、奧運資格賽及亞運,核定補充兵之後還得在5年之內應受列管,這期間除非拿到奧運前三或是亞運金牌,否則不得拒絕國家隊徵召。但是這規定是在2006年以前制訂,當時的旅外球員人數很少,且如王建民、陳金鋒、曹錦輝都是國家隊重要戰力。國家隊怕徵召不到他們,才會端出這道菜。只是這樣的時空背景已經產生了變化,五年後旅外球員的人數已經暴增3倍接近50人,而棒球退出奧運後,適用服補充役的比賽只剩下亞運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國家隊選人時變成僧多粥少的現象:想服補充兵役的人多到擠破頭,想被列管還被列管不到。能去打亞運的就這24人,錯過了,下次又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,補充兵役辦法顯然已經不合時宜。
如果不徵召這些有兵役問題的旅外球員會有什麼後果?當他們年紀到某個程度失去學籍以後,只能永無止境的留在國外,直到被國家隊徵召的那一天。像這次陽耀勳、蕭一傑無法參加中華隊集訓培養默契,只能直接從日本到廣州跟球隊會合。但如果在當選亞運國手前就被球隊解約,一入境就會因為逃避兵役觸法很可能被判刑。
相關單位應該正視這個問題,修改現行的補充役辦法,如參考南韓增加經典賽或其他比賽為適用比賽,或是用其他方式來解決職業球員的兵役問題。否則以目前的制度及旅外球員的人數來看,像亞運這麼重要的比賽很容易就淪為兵役解套的工具,沒入選的未來回國觸法被判刑也是遲早的事。這樣不單是獎牌的損失,對棒球球員的社會形象,也是一種傷害。
1 天前
1 則留言:
我對台灣棒協不期不待,
當然也包括滿腦仙術的教練及
利益分配的選遜萎員
倒不如等募兵制比較實在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