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力拼中華隊國手失敗後, 2008年柏佑直到3月底才向白襪隊報到。錯過春訓加上肩膀受傷,他只能從延長春訓開始第二年的職業球季。又因為肌肉發炎的部為比較深層,那陣子柏佑都要花很多時間在水療上,一邊物理治療一邊拉長投球數,從中華隊定位的中繼投手調整成白襪隊的先發投手。到延長春訓結束時他已經可以單場投個70球,但是球速尚未完全恢復,平均大約88-89 mph,又比去年少了2英哩。
10 小時前
一個報導小聯盟現場的網站
在力拼中華隊國手失敗後, 2008年柏佑直到3月底才向白襪隊報到。錯過春訓加上肩膀受傷,他只能從延長春訓開始第二年的職業球季。又因為肌肉發炎的部為比較深層,那陣子柏佑都要花很多時間在水療上,一邊物理治療一邊拉長投球數,從中華隊定位的中繼投手調整成白襪隊的先發投手。到延長春訓結束時他已經可以單場投個70球,但是球速尚未完全恢復,平均大約88-89 mph,又比去年少了2英哩。
把一個22歲的年輕小伙子丟到一個語言不通,沒有家人相伴的地方,毫無疑問的是一個困難的挑戰。
日韓的棒球水準在我們之上,但是在短期盃賽還是可以討到便宜。驅日抗韓的關鍵往往在於球員的「個性」及「心理素質」。有些人一穿上中華隊的球衣,看到滿場的觀眾為他加油,就會顯得特別興奮或是專注,因此能把潛力或實力發揮出來。這就有點像林哲瑄當年參加未來之星賽,雖然低階1A的他是所有球員裡面層級最低的,他卻可以從AA的投手上打出全壘打,還當選單場MVP。常被球迷譏為是「國際賽限定」的「火哥」張建銘曾說:『應該是這種比賽的張力,必須要讓自己非常專注,自然就會激發出最好的表現,其實我常告訴自己在職棒的季賽也應該要打的一樣好,不過也許賽程或對抗性都沒有那麼緊繃,調整起來不像國際賽有那種一鼓作氣的感覺。』(蘋果日報 2008.08.11)所以理想的國際賽球員應該是像這樣:
適應新環境雖是一件困難事,但是旅美左投手邱子愷在某些重要的環節上已經有很大的進步。
球種
Offensive Player of the Week:
單週最佳投手:李振昌、張耀文。振昌本週出賽兩場,5.1局被打1支全壘打失掉1分。其中8月23號的出賽他是在3局下半上場繼續前一天未完成的比賽,成為變相的「先發」跟「完投」。其實投球局數拉長(3.1局)失分在所難免,而且又是發生在最後一個投球局,很可能跟體力下滑有關,畢竟他很少超過3局。季初非常不穩的耀文則是慢慢穩定下來,最近4場中繼都沒有丟分,本週2.1局無安打無四死無責失,是他本季最投球局數最長的無失分比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