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/22/2010

沒有AA,不能進中華隊?(中)

1日韓的棒球水準在我們之上,但是在短期盃賽還是可以討到便宜。驅日抗韓的關鍵往往在於球員的「個性」及「心理素質」。有些人一穿上中華隊的球衣,看到滿場的觀眾為他加油,就會顯得特別興奮或是專注,因此能把潛力或實力發揮出來。這就有點像林哲瑄當年參加未來之星賽,雖然低階1A的他是所有球員裡面層級最低的,他卻可以從AA的投手上打出全壘打,還當選單場MVP。常被球迷譏為是「國際賽限定」的「火哥」張建銘曾說:『應該是這種比賽的張力,必須要讓自己非常專注,自然就會激發出最好的表現,其實我常告訴自己在職棒的季賽也應該要打的一樣好,不過也許賽程或對抗性都沒有那麼緊繃,調整起來不像國際賽有那種一鼓作氣的感覺。』(蘋果日報 2008.08.11)所以理想的國際賽球員應該是像這樣:

2













鏞基不論是在哪個層級,他在國際賽的表現都是這麼出色。然而,大部分的人遇到大賽都會緊張,實力比較難發揮出來。北京奧運時,中華隊總教練洪一中就說:『中華隊的球員不是不能打,只是說,但是承受壓力的抵抗力比較欠缺,沒有壓力的時候,打起來就比較順手,壓力來的時候就會比較綁手綁腳。』(今日新聞網 2008.08.18)。這裡面有些人季賽成績十分亮眼,但是國際賽卻會失常:

3















4反觀短期1A跟低階1A的旅美野手,在過去的國際賽裡,不曾有人打擊率在單一賽事低於2成(紀錄請參考沒有AA,不能進中華隊?(上))。想想他們打球的環境,有這麼沈穩的表現其實也不意外。來到異鄉,語言有障礙,生活很單調,還會被種族歧視,在物價昂貴的美國領的薪水卻跟台灣大學畢業生差不多。不過跟場上的事相比,這些其實都不算什麼,因為在美國打球隨時隨地都有被釋出的壓力,理由可以說是上百種,有時候不是自己打得不好,而是球隊人手太多。旅美投手郭勝安給自己的座右銘就是「抱最大的希望,盡最大的努力,做最壞的打算」。我想國內要是也是相同的環境,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選擇去打假球了吧!

討論完實力層面,讓我們就國家隊的功能性需求來看看這些低階的小聯盟球員。

過去國際賽,幾個中華隊最常遇到的問題:

1. 無專職的中繼與後援投手,先發型投手需擔任各種角色。記得北京奧運名單出爐時,前兄弟象投手小林亮寬非常訝異在中職中繼虎虎生風的李風華、李明進竟然沒有入選。這個問題在奧運立即浮上抬面,先發型的陽建福在心理沒有預期的情況下在對中國上場救援,結果第十二局被打2支安打外加2次保送及失誤,在一片錯愕聲中輸球,還影響到他3天後對韓國的表現,當時就有球員說『原本該是救援投手要去解決的問題,卻要先發投手來分擔,又不是對上實力堅強的球隊,結果一支中國隊就讓中華隊自亂陣腳』(聯合晚報 2008.08.18)。其實這種事情4年前的雅典奧運就發生過,當時阿福對義大利及日本都苦嘗救援敗的滋味。顯然不是每個先發投手對救援的工作都可以勝任愉快,然而中華隊的教練團並沒有記取教訓,這次亞運名單出爐後,針對投手陣容缺乏中繼、後援的角色分工的回答是:『…… 以前國家隊幾乎全是先發投手,像郭泰源經常今天先發、明天後援,我們會在集訓期間,根據狀況安排角色分工。』(奇摩新聞 2010.09.22
2. 投手投得太閃,四壞保送頻頻。
3. 常常輸在比賽後段,如07年世界盃的中荷戰、07亞洲盃的中日戰及08八搶三的中加戰。需要心藏大顆的救援投手。
4. 攻勢無法連貫。需要選球好或能關鍵性一擊的代打。
5. 打不到150km/h以上的速球。
(待續)

沒有留言: